首页 > 最新动态 > 品牌小故事 | 第四十四期:必胜客
最新动态
品牌小故事 | 第四十四期:必胜客
2025-03-2658

 

第四十四期:必胜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中国既是这场大潮的推动者,也是受益者。自1978年以来,古老的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航段。我们一方面积极参与世界分工,用勤劳和智慧打造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另一方面也大力引进外资,使中国成为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商业版图上的重要市场。
那些跨国巨头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现代的管理体系,还把新颖的生活方式和流行文化通过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传递给了我们。这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美国连锁餐厅必胜客(Pizza Hut)和它以披萨为载体的快餐文化。
披萨源自意大利,有种说法是它脱胎于中国传统的馅饼。相传当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时很喜欢吃馅饼,回到意大利后仍念念不忘。有一天,他教一位厨师按照他的记忆制作馅饼,但忙了大半天,厨师却始终无法把馅料放入面团中。无奈之下,马可?波罗就提议干脆把馅料放在面饼上,放进炉子里烤熟。后来,厨师带着这个方子,回到故乡那不勒斯,经过几番试验后,做出了最初的披萨。这也成了中国食客津津乐道的一个美丽传说。
不过,传说终归只是传说。对于美食爱好者来说,披萨的出现究竟是受了中国馅饼的启发,还是意大利人的先祖们的原创,其实也并不那么重要,好吃最重要!而且,假设披萨的中国起源论属实,也是更加证明了饮食文化往往会伴随着跨国经贸交流而走向世界各地。
今时今日,披萨已经成为全球食客们的心头好。它以其独特的美味、丰富的口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征服了世界各地的味蕾。根据一项对于谷歌上各国外卖搜索量和实际下单量的大数据分析,披萨位居全球人民最喜欢的外卖榜首。在中国,我们时常能够在家庭聚会、单位聚餐、会议团建等生活或工作场所,看到披萨的身影。美味、实惠、方便、快捷,是今天许多人对披萨的评价。但在披萨进入中国的初期,则完全代表了一种中高级消费。
在改革开放初期,披萨作为一种西方生活方式的象征,在中国内地,仅存在于涉外酒店和外交场合,算是个极具异国风情的“稀罕物”。1990年,来自大洋彼岸的必胜客落户北京,面向普罗大众营业。然而,对于当时的工薪阶层而言,全家吃一顿必胜客也算是奢侈消费了。曾有不少家庭兴冲冲地坐进餐厅,翻开菜单,看到价码后,又默默起身离开了。
而如今,随着我们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民收入的持续提升,在必胜客大吃一顿早已不会让普通的中国家庭感到“肉疼”,反倒是披萨的高热量会让很多人踌躇不前。也正因为我们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必胜客也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24年6月30日,必胜客门店总数超过3,700家,覆盖中国内地600多个城镇,成为又一个受益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外企样板。

  从25个座位到20,225家分店

长期以来,必胜客一直被公认为是竞争激烈的快餐业的领导品牌。不过,它最初并不起眼,只是一间仅能容纳25个座位的小餐厅。

1958年,生活在美国堪萨斯州的两个大学生——弗兰克·卡尼和丹·卡尼兄弟,课余时间要去家里的小杂货店帮忙。杂货店的旁边有一家小酒馆。由于酒吧到了晚上总是很嘈杂,而且常有客人耍酒疯,闹得鸡犬不宁。终于有一天,酒馆的房东忍无可忍,把房子收回来了。她看卡尼兄弟很靠谱,就建议他俩把房子租下来做餐饮,而且房租优惠。两名普通大学生的命运齿轮就此转动起来。

卡尼兄弟对这个提议很心动,他俩合计了一下,开一间披萨餐厅的成本最小,只需要600美元。于是,哥儿俩就软磨硬泡地从父母那里借来钱,租下店面,又添置了一些二手设备,披萨小店就此开张营业。

店开起来了,但名字还没想好。卡尼兄弟只想到店名里必须得有Pizza这个词,但是店门上的招牌面积很小,要想让店名的字够大且醒目,就只能放九个英文字母。Pizza已经占去了五个,剩下的四个字母写什么好呢?恰在此时,卡尼家的一位亲戚在拜访过这家小店之后,随口说了一句:“你们这个餐厅的外观蛮像个Hut(小屋)。”卡尼兄弟一听,Hut这个词既短小又贴切,于是就把自己的披萨餐厅命名为“Pizza Hut”。此外,为了让餐厅足够醒目,并且能给人一种热情、温暖的感觉,卡尼兄弟就把餐厅的屋顶漆成了红色。从那时起,红色屋顶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必胜客品牌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卡尼兄弟用心用情的经营下,小店的生意蒸蒸日上。第二年,就在堪萨斯州开出了第二家。当时,售卖汉堡包的快餐企业麦当劳正在借助特许经营这种源自美国的商业模式,不断快速扩张。麦当劳的故事被媒体不断宣传,终于也让卡尼兄弟动了心,他俩意识到特许经营这种模式,或许也能够帮助必胜客快速发展,当然,也能让他俩快速致富。于是,必胜客就开放了特许经营的许可。特许经营者被获准使用必胜客的注册商标和产品配方,还能得到卡尼兄弟在管理上的协助。

随后十来年的时间里,必胜客的发展也如卡尼兄弟所期望的那样驶入了“快车道”,以平均每年100家新店的速度在全美开枝散叶。1968年,必胜客在加拿大开出了第一家海外分店,开始了国际化征程。到70年代末,必胜客在美国以外的门店超过了100家,进入了欧洲、日本等更多的海外市场。
1971年,当全球门店总数达到1,000家的时候,必胜客在纽交所上市。1977年,百事集团花了3亿美元收购了必胜客。1997年,百事集团又将必胜客和同样收购来的肯德基、塔可钟等连锁快餐品牌从剥离出来,重组成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 Inc)。截止2024年底,必胜客的全球门店数量已经达到20,225家。
根据最新财报,2024年,必胜客为百胜集团的全球营收贡献了20%的份额。另外,根据国际知名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4年“全球餐饮品牌价值25强”排行榜,必胜客以50.7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9名。
关于必胜客的创始人之一弗兰克·卡尼(Frank Carney)还有一段趣闻。前文提到,必胜客创立于美国堪萨斯州,公司总部设在堪萨斯州最大的城市威奇托。百事集团收购了必胜客之后,于1994年把必胜客的总部迁到了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这一举动惹恼了深爱家乡的弗兰克,况且他一直对百事收购了必胜客心怀不满。 
必胜客创始人卡尼兄弟,右为弗兰克·卡尼
弗兰克一怒之下,重出江湖。这一次,他去作了必胜客的竞争对手之一“棒约翰”(Papa John's)连锁披萨品牌的特许经营商,经营起100多家棒约翰餐厅,跟自己一手创立的必胜客唱起了对台戏。
弗兰克还亲自上阵为棒约翰出演电视广告,在广告片里,弗兰克暗讽必胜客,比如其中有这样的画面:卡尼参加了必胜客的特许经营商大会,但是面带歉意地说道,“对不起,但我发现一家更好的披萨餐厅”,暗示他现在所在的棒约翰要比必胜客好得多。
或许是得到了披萨连锁品牌老祖的加持,棒约翰一路飞奔,后来成为了跟必胜客、达美乐三足鼎立的全球三大披萨连锁品牌。但功成名就的弗兰克本人则在2020年因感染新冠病毒而离世,为自己的商业传奇画下句号。

  成为一家“坐下来体面用餐的餐厅” 
对于餐饮业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顾客体验。特别是要让顾客愿意花钱在这里消费,度过一顿饭的时光,并且在结账的时候,感到物有所值,愿意下次再来。回看必胜客的成功之道,我们可以从“人-货-场”这三个维度上做一番简要的分析。
人,即顾客。必胜客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的客群定位很准确。卡尼兄弟把必胜客的主要客群定位为家庭。毕竟,家庭消费总要比单人消费的总营收要高。
场,即餐厅。卡尼兄弟一心要让必胜客成为一间能够“坐下来体面用餐的餐厅”,而非肯德基、麦当劳那样的快餐店。一般而言,披萨作为一种速食,完全跟高端感不搭界。所以,卡尼兄弟要想让顾客有在高档餐厅用餐的感受,就必须在餐厅氛围上下功夫。于是,他们要求必胜客餐厅必须营造一种休闲且适合家庭聚会的氛围,比如,要有舒适的座位安排和温馨的灯光,让顾客放松身心,能够尽情享受美食,与亲人共度美好时光。
货,即产品和服务。除了环境氛围之外,必胜客的餐食都是质量严格把控,有着独特的配方。各种各种堂食选择以满足不同顾客的偏好。顾客可以选择传统的桌边服务,或者选择受欢迎的自助餐选项。顾客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披萨、沙拉和小吃。自助餐选项让顾客能够尝试不同的口味和搭配,为整体用餐体验增添乐趣。
这样一来,虽然餐厅的翻台率会降低,但不断扩张的规模化加上较高的客单价,就能够给必胜客带来丰富的利润回报。
当然,一个连锁品牌要想在竞争红海化的餐饮业脱颖而出,仅仅只有“人-货-场”的极致体验还远远不够。它还必须形成可复制的规模化经营,这就是标准化作业和特许经营的威力所在。想必当初正是必胜客这种有别于其他披萨餐厅的经营模式,让原本只是为其供应饮料的百事集团动了将其纳入麾下的心思,最终通过资本运作,反客为主。而百事集团的强大财力和渠道拓展能力,又推动必胜客的发展更上了好几个台阶。
刚才,我们提到过,当前全球有三大披萨连锁品牌。其中,最大的还不是必胜客,也不是棒约翰,而是达美乐。从创立伊始,达美乐就采取了跟必胜客有明显差异的经营策略,其核心就是外卖,对消费者提出了“30分钟必达”的承诺。对于主打堂食服务的必胜客而言,就必须更加突出温馨的家庭氛围、舒适的用餐环境和丰富的菜品选择上的优势,要让消费者有强烈的意愿和兴趣前往餐厅用餐。所以,一个品牌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对手的压力下成就的。今后,我们也会在栏目中讲述达美乐的品牌小故事。

  “红屋顶”的中国之行

在中国内地,必胜客是第一家将比萨和西式休闲餐饮带进来的连锁餐饮品牌。1990年,必胜客在北京东直门一带开出了中国内地首店。在那个年月,能去必胜客吃上一餐,堪称是时尚、高端甚至奢侈的行为。很多中年人回忆说,当时在必胜客吃一顿起码要花100多块钱,而对门的兰州拉面才2块钱一碗。还有很多人回忆说,自己第一次用刀叉吃饭,就是在必胜客里启蒙的。

关于必胜客这个中文译名究竟出自哪位译者的手笔,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但这个翻译确实很赞,不仅在发音上跟英文Pizza Hut非常接近,还赋予了品牌更多的时代内涵。一下子就让中国消费者记住和口口相传。首先,“必胜”二字寓意着成功,与当时举国上下积极拼搏、乐观向上的氛围很是契合。据说,现在依然有很多年轻人在参加重要考试前,要去必胜客吃顿饭,预祝自己能在接下来的大考中取得胜利。

鉴于价格对于当时的中国消费者而言确实有些贵,必胜客适时推出了二十五元的水果沙拉自助。尽管,在那个年代里沙拉对许多中国消费者来说算是新鲜事物,但必胜客允许顾客在一个小碟子里能盛多少就盛多少,但只能盛一碟的项目,却引爆了年轻人的热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专门为了堆“沙拉塔”去必胜客吃饭,餐厅的沙拉台旁永远站满了费尽心思将沙拉堆出新高度的年轻人,大家费尽心思地想把沙拉盘子堆得更多更高,来吃回本。后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很多热门的网络社区上,还出了不少非常受欢迎的攻略,专门分享怎么才能把沙拉堆得又高又稳。

作为一代中国消费者对于西方餐饮消费的入口,必胜客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已经35年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可选择的西方餐饮品牌也越来越多,必胜客也在2015年前后遭遇到了业绩滑坡。为此,必胜客将品牌重新定位为受家庭欢迎、摩登现代、高性价比的休闲餐饮品牌。不仅提供一系列多元化的产品,包括比萨、牛排、意大利面、米饭及其他主菜、小食、饮料及甜品,还为消费者提供早餐、午饭、下午茶等多时段用餐选择。必胜客还针对正在崛起的新一代年轻消费者,进行了一系列顺势而为的创新。其中,近期最典型的案例当属WOW乐享店。

2024年,必胜客第一家WOW乐享店在广州开业。这是面向年轻人独自就餐场景而创立的店态。也就是说,要是家庭聚餐,还是去传统的必胜客餐厅;要是一个人吃饭,那就来WOW店,店里的披萨、意面、炒饭、小吃、甜品等产品价格均在9~30元之间,人均消费40元左右。截至2024年末,必胜客WOW店在中国内地的数量超过200家,品牌在50元以下的比萨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0%。

在渠道拓展上,跟跨国企业通常只关注沿海发达城市的做法略有不同,35年来必胜客有步骤、有层次地向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城市逐级进驻,从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西南、东北、西北等区域全面推动。截至2024年,必胜客在中国700多个城市开设了3,724家餐厅。”


  结语

可以说,必胜客在中国内地的35年发展历程中,见证了中国人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走进新时代,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全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并且,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以及消费者对西餐接受度越来越高,我国披萨行业市场规模也随之快速增长,必胜客作为市场领军者,其发展前景依然美好。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一个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市场为世界各国的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包括必胜客在内的众多跨国公司通过在华投资布局,实现了良好的投资回报和经营业绩。在3月24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今天的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中国愿同世界分享中国持续发展的大机遇,与各方携手创造共同发展的美好未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