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今年我国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上海推出九条举措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
最新动态
今年我国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上海推出九条举措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
2025-07-184
Image

第一百六十四期 | 2025年7月18日


01.

商务部:今年我国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负责人出席介绍“十四五”商务高质量发展成就时称,“十四五”以来,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过去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另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87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7,649亿元,增长4.8%。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21,990亿元,增长5.5%。1—6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1,191亿元,增长6.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5.7%、1.4%、5.3%。


02.

上海推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沪九条”

信息来源:光明网

据“上海发布”公众号消息,互联网优质内容是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营造良好行业生态,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推出《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明确九条扶持政策。
《若干举措》支持黄浦区、杨浦区建设在全球范围具有影响力、引领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对集聚区内成效显著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全市范围内表现突出的孵化器、产业园区,市级层面按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要求,每年提供最高1,000万元奖励。鼓励各区打造产业链优势环节,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同时,依托平台企业、行业协会,在集聚区内举办全球创作者大会、创新创业大赛等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活动,打造行业高端交流交易平台
《若干举措》注重激励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设立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快速通道,保障优质内容创作合规健康持续发展。对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且有较大影响力的,单项内容市级层面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及市级荣誉。科技赋能创作方面,对开展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相关应用场景建设的主体,给予最高可达总投资30%的资金支持。
为解决创作者及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上海推进设立专项基金,打通银行贷款绿色通道,并对银行贷款给予不超过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0%的贴息支持。同时,为降低创作启动成本,支持集聚区提供共享空间、直播间等共享设施,提供工商登记、财税咨询、政策申报、版权确权等一站式服务,并为优质内容创作人才优先提供人才公寓及落户等便利。
上海还向创作者开放更多公共资源与创作场景,推动全市地标景区、文博场馆、重大节展赛会等向创作者开放,提供创作便利;支持国有企业、主流媒体与创作者开展业务合作。同时,鼓励优质内容出海,并优化外籍创作者签证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不断优化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职称评价通道,鼓励平台企业参与职业技能评价,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强化高校与集聚区的人才实习衔接机制,并将内容创作者纳入各类人才计划及奖项评选范围。


03.

QuestMobile:上半年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达到12.62亿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QuestMobile”

2025年上半年堪称移动互联网的“第二春”,在AI技术爆发性驱动、线下场景深入影响下,用户规模、黏性双双增长。国内知名互联网研究机构QuestMobile近日发布报告显示,截止到2025年5月,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提升至12.62亿,同比增长了2.2%,且整个上半年都维持在2%以上,一改此前多年持续维持在2%以下的状况;同时,全网月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了8%,达到了178.9小时

报告指出,用户使用越来越深入,移动视频、移动购物、出行服务、生活服务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1.67亿、10.94亿、10.94亿、9.02亿,且各领域内不断涌现新生的爆点赛道,例如移动视频领域内的热门剧综、短剧,出行服务中火车、航班、公交、单车等平台广泛覆盖诸多流量。同时,跨设备使用越来越广泛,智能设备领域月活用户已经达到4.43亿,且同比仍保持两位数增长(11.6%),在各领域之中位居首位。其中,智能电视活跃设备量达到2.88亿台。

此外,截止到5月份,微信小程序月活跃用户规模达到9.46亿,生活服务、金融理财、移动购物、出行服务、移动视频位居前五,月活用户量分别为9.32亿、9.13亿、8.26亿、6.23亿、5.15亿。


04.

英国《自然》杂志:Kimi K2是中国AI模型“又一个DeepSeek时刻” 

信息来源:新华社

北京初创公司月之暗面(Moonshot AI)于近日发布了其最新的大型语言模型Kimi K2。7月16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发表文章说,中国人工智能(AI)模型Kimi K2发布后引发轰动,世界迎来“又一个DeepSeek时刻”。中国在6个月内推出第二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表明这一成功并非偶然。文章摘要如下:

继今年1月DeepSeek-R1震惊世界之后,全球研究人员对中国推出的第二个强大的AI模型越来越感到兴奋。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于7月11日推出了Kimi K2。

Kimi K2在编程方面的表现尤其出色,在LiveCodeBench(一个专门用于评估大型语言模型编码能力的数据集)等测试中取得了高分。此外,Kimi K2似乎还颇具写作天赋,在一些专业测试中名列前茅。

目前,包括硅谷的开源社区等在内的AI开发者都在热议Kimi K2。官方数据显示,其总参数规模达到了万亿级别(1T),不过由于采用混合专家架构,每次任务仅动态激活320亿参数,只需调用模型中相关模块,从而有助于控制所需算力。与DeepSeek系列模型类似,Kimi K2采用开源协议发布,允许研究人员免费下载并进行本地部署与二次开发。同时,该模型支持通过应用程序接口调用,其定价显著低于“克劳德4”等主流闭源模型。

美国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机器学习研究员纳坦·兰伯特说:“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DeepSeek-R1更像是AI发展轨迹中的前传,而非昙花一现。Kimi K2是全球最佳的全新开源模型。”


Image
Image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