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举办《第四次产业革命下的营销行业:AI+的认识、适配与生发》月度讲座
最新动态
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举办《第四次产业革命下的营销行业:AI+的认识、适配与生发》月度讲座
2025-08-063
Image

【编者按】科技创新是当下我国产业政策的核心主轴。在这条主轴上,人工智能(AI)与“人工智能+”(AI+)共同构成一台“超级放大器”:前者以大模型为底座,将算力、算法和数据熔铸为跨行业的新型基础设施;后者则像通用接口,把这一底座嵌入制造、农业、医疗、金融等全链路,重塑研发范式、生产流程与服务模式。由此,供给端持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需求端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把原本单点的技术突破系统性地放大为整个产业生态的跃迁,并推动国家竞争力实现代际升级

人工智能是一种新质生产力,而“人工智能+”则构建起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如果我们把人工智能比作一台超级发动机,那么“人工智能+”就是把这台发动机装进飞机、装进轮船、装进汽车、甚至装进自行车——同样的核心动力,一旦嵌入不同载具,就让天空、海洋、陆地乃至大街小巷都跑出了新速度、新航线、新生活。

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具体到广告营销行业,这场由AI主导的技术变革正深刻改写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逻辑。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把AI作为效率工具,而是要借助“人工智能+”的思维,重构洞察、创意、媒介、交易与服务的全链路,积极探索AI驱动下的营销新模式、新机制,揭示消费行为的新规律。最终,在真实商业场景中沉淀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营销新智慧”,为企业注入持续增长动能,并为全球营销实践输出“人工智能+”的中国方案
7月29日,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举办以《第四次产业革命下的营销行业:AI+的认识、适配与生发》为主题的月度讲座。由中国商务广告协会AI营销应用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未来创意实验室主任皇甫秉京担任主讲人。
皇甫秉京,中国商务广告协会AI营销应用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皇甫秉京拥有超过20年的企业服务经验,其中14年任职于世界500强及上市公司。同时,作为大数据、自动化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连续创业者,皇甫秉京长期聚焦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在十余家国家级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及企业中担任核心职务,致力于推动产学研协同

在两小时的分享中,皇甫秉京以AI与数字化领域跨界推动者的视角,既深入解析了人工智能三要素(算力、数据、模型)的底层架构,又生动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多元应用案例;既精准剖析了营销行业的现实挑战,又系统分享了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实践经验,全面阐释了AI技术如何重塑各行各业的底层逻辑。并且,结合我国 AI发展的独特路径,提出一系列洞见;针对当前营销行业面临的挑战给出了解决思路——营销产业链权力重构:由链到网,从线性协作到生态竞合。
Part 1:人工智能三要素
人工智能是一门只有60年历史的年轻学科。作为一套旨在模仿人类认知能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涵盖数理逻辑、统计学、概率论、计算神经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人工智能于近年来取得了爆发式迅猛发展,包含基础层、技术层、模型层、应用层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链加快形成。目前,我国在技术研发、产业落地、伦理治理、AI与传统产业融合等领域的系统性布局,已形成覆盖上述四个层级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



凭借全球最大在线人口与产业数字化纵深,我国沉淀了海量、多模态、可闭环的高质量数据池;借“东数西算”与国产芯片、智算中心集群,构建起从千卡到万卡、自主可控、成本领先的算力底座;在模型层,中文大模型群快速迭代、垂直行业模型百花齐放,开源生态与场景飞轮同步加速,使数据、算力、算法形成正反馈闭环。
算力指的是数据处理能力 ,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燃料”,算力将以高效且成本较低的方式为各个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核心动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动能,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数据是“新经济时代的石油”。数据已经与劳动力、技术、资本和土地并列为五大生产要素。数据要素通过与劳动、资本等其他要素协同,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目前我国数据要素战略布局持续深化,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处于从政策驱动向产业驱动迈进的关键期,全面助推产业协同升级。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迈入深水期。
模型是算法在数据上训练后的结果,也是人工智能系统的"智慧内核"。作为连接算力与数据的桥梁,模型通过参数化表达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解释、可预测的认知框架,其性能直接决定AI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当前我国模型发展呈现三大特征:在通用大模型领域,中文预训练模型实现跨越式突破。垂直行业模型呈现百花齐放态势,"通用能力+行业知识"的融合创新,正在重构传统行业的决策范式。开源生态建设取得里程碑进展,我国在模型创新中从跟随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我国已经从"模型大国"跻身"模型强国"的行列。


Part 2:从制造链主到营销“链主”

“链主”是产业链核心主导企业的简称,是产业链的“中枢神经”。链主企业通过制定技术标准,驱动产业创新;通过重组生产资料,引领产业升级;通过组织协同生态,构建“链主+园区+中小企业”共生体系。



新型生产关系特征总结

在“人工智能+”时代,营销产业链也面临重构。其中,处于上游的技术与数据的“双链主”垄断加剧,云计算巨头和数据资源方共同形成的“算力-数据”双螺旋结构掌控了产业核心定价权。

处于中游的服务商面临生死转型,内容生产领域经历三重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将创意生成效率提升两个数量级。价格则降低两个数量级;传统工作流失效,价值交付从人力密集型转向智能模型训练与策略优化;服务模式从项目制向订阅制转型。

处于下游的渠道正在进行智能跃迁。随着带算力的传感器的增加,传播触点进化为自主决策的智能体,实时动态优化能力成为新竞争门槛,传统媒介代理价值面临结构性坍塌。

同时,技术范式正在经历产业基础逻辑的颠覆式重构。一是“第一性原理”改变。人工智能将营销从“经验驱动”转变为“算法驱动”,策略制定从假设验证转向实时动态博弈。二是生产力质变。内容生产边际成本趋零,创意策略的模型训练成本成为新竞争焦点,产业价值从执行端向算法端迁移。三是认知维度升维。多模态大模型突破人类认知局限,消费者洞察进入“显微镜级”分析时代,情感计算重塑营销决策体系。

Part 3:“AI+”时代里的营销洞见

“超级个体”和“一人公司”的涌现。AI技术的普及正在改变传统广告营销行业的组织边界,其中“超级个体”的崛起成为这一变革的核心标志。过去需要数十人团队完成的市场调研、创意生成、内容制作等全流程工作,现在通过AI工具链可压缩至“单兵作战”模式。那些深度掌握AI工具的超级个体能力边界极大拓展,打破了传统组织中“分工细化、层级分明”的协作模式,成为具备多流程作战能力的最小经营单元,同时“一人公司”也正日益成为新的发展走向。因此,营销公司应当重新思考企业组织形态和人才培养方式,以适应AI时代的变革。

AI应用效果差异,“淮南为橘,淮北为枳”。AI应用的效果取决于生产关系而非技术本身。同样的模型在一个场景里表现优异,在另一个场景里可能收效甚微,根源在于数据要素、流程机制等“土壤”准备不足。鉴于未来的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由数据、算力、算法协同驱动,由三要素构成其价值创造与竞争壁垒核心的企业才可以成为“AI+”企业。这就意味着,要想提升AI应用效果,营销企业需加快以人工智能三要素重构业务全流程,而非简单嵌入AI工具。


数据是下一步“AI+”发展的重中之重。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重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皇甫秉京认为,数据是下一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大模型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其中大规模高质量训练数据的投入,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大模型要与垂直领域深度融合同样需要高质量数据集的支撑。通过行业企业场景化数据集的训练,可以定制化地优化大模型算法和参数设置,深度挖掘内部数据价值,使得模型与业务高度适配,更好地服务于业务需求,带来更加精准和有效的业务洞察和决策支持。有鉴于此,营销行业需加强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通过可信数据空间等创新机制推动数据流通利用;同时,在数据集基础上,以场景化模型评测为抓手,推进大模型落地,更好适配业务场景。

营销是经验,AI+营销是科学,“一切都是可计算的。”传统营销依赖经验判断,内核是“模糊化决策”,高度依赖个人经验,且难以复现和规模化复制;而AI+营销则是科学,通过数据与算法实现“精准诊断”。在AI的赋能下,营销行业正实现“全链路量化”:从市场定位到创意测试,再到效果追踪,每个环节都变成了可拆解、可验证、可优化的数学模型,让每一分预算都产生可追溯的价值。这要求营销公司不仅是技术的使用者,更要成为可计算商业逻辑的设计者。


Part4:结语

在“人工智能+”国家战略背景下,营销行业正经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从人力密集到智能密集的深刻变革。皇甫秉京指出,AI不是营销行业的“选择题”,而是“必修课”,那些能够把握“超级个体”趋势、解决“土壤适配”问题、深耕“田间地头”数据的企业,将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先机。

“AI不是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整个产业范式的重构,这要求我们以革命者的姿态拥抱变革。营销产业链必将迎来权力重构——由链到网,从线性协作到生态竞合。”

未来已来,唯有主动进化,才能在AI浪潮中立足!



Image

Image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