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科技创新是当下我国产业政策的核心主轴。在这条主轴上,人工智能(AI)与“人工智能+”(AI+)共同构成一台“超级放大器”:前者以大模型为底座,将算力、算法和数据熔铸为跨行业的新型基础设施;后者则像通用接口,把这一底座嵌入制造、农业、医疗、金融等全链路,重塑研发范式、生产流程与服务模式。由此,供给端持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需求端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把原本单点的技术突破系统性地放大为整个产业生态的跃迁,并推动国家竞争力实现代际升级。
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皇甫秉京拥有超过20年的企业服务经验,其中14年任职于世界500强及上市公司。同时,作为大数据、自动化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连续创业者,皇甫秉京长期聚焦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在十余家国家级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及企业中担任核心职务,致力于推动产学研协同。
“链主”是产业链核心主导企业的简称,是产业链的“中枢神经”。链主企业通过制定技术标准,驱动产业创新;通过重组生产资料,引领产业升级;通过组织协同生态,构建“链主+园区+中小企业”共生体系。
新型生产关系特征总结
在“人工智能+”时代,营销产业链也面临重构。其中,处于上游的技术与数据的“双链主”垄断加剧,云计算巨头和数据资源方共同形成的“算力-数据”双螺旋结构掌控了产业核心定价权。
处于中游的服务商面临生死转型,内容生产领域经历三重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将创意生成效率提升两个数量级。价格则降低两个数量级;传统工作流失效,价值交付从人力密集型转向智能模型训练与策略优化;服务模式从项目制向订阅制转型。
处于下游的渠道正在进行智能跃迁。随着带算力的传感器的增加,传播触点进化为自主决策的智能体,实时动态优化能力成为新竞争门槛,传统媒介代理价值面临结构性坍塌。
“超级个体”和“一人公司”的涌现。AI技术的普及正在改变传统广告营销行业的组织边界,其中“超级个体”的崛起成为这一变革的核心标志。过去需要数十人团队完成的市场调研、创意生成、内容制作等全流程工作,现在通过AI工具链可压缩至“单兵作战”模式。那些深度掌握AI工具的超级个体能力边界极大拓展,打破了传统组织中“分工细化、层级分明”的协作模式,成为具备多流程作战能力的最小经营单元,同时“一人公司”也正日益成为新的发展走向。因此,营销公司应当重新思考企业组织形态和人才培养方式,以适应AI时代的变革。
AI应用效果差异,“淮南为橘,淮北为枳”。AI应用的效果取决于生产关系而非技术本身。同样的模型在一个场景里表现优异,在另一个场景里可能收效甚微,根源在于数据要素、流程机制等“土壤”准备不足。鉴于未来的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由数据、算力、算法协同驱动,由三要素构成其价值创造与竞争壁垒核心的企业才可以成为“AI+”企业。这就意味着,要想提升AI应用效果,营销企业需加快以人工智能三要素重构业务全流程,而非简单嵌入AI工具。
数据是下一步“AI+”发展的重中之重。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重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皇甫秉京认为,数据是下一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大模型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其中大规模高质量训练数据的投入,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大模型要与垂直领域深度融合同样需要高质量数据集的支撑。通过行业企业场景化数据集的训练,可以定制化地优化大模型算法和参数设置,深度挖掘内部数据价值,使得模型与业务高度适配,更好地服务于业务需求,带来更加精准和有效的业务洞察和决策支持。有鉴于此,营销行业需加强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通过可信数据空间等创新机制推动数据流通利用;同时,在数据集基础上,以场景化模型评测为抓手,推进大模型落地,更好适配业务场景。
营销是经验,AI+营销是科学,“一切都是可计算的。”传统营销依赖经验判断,内核是“模糊化决策”,高度依赖个人经验,且难以复现和规模化复制;而AI+营销则是科学,通过数据与算法实现“精准诊断”。在AI的赋能下,营销行业正实现“全链路量化”:从市场定位到创意测试,再到效果追踪,每个环节都变成了可拆解、可验证、可优化的数学模型,让每一分预算都产生可追溯的价值。这要求营销公司不仅是技术的使用者,更要成为可计算商业逻辑的设计者。
在“人工智能+”国家战略背景下,营销行业正经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从人力密集到智能密集的深刻变革。皇甫秉京指出,AI不是营销行业的“选择题”,而是“必修课”,那些能够把握“超级个体”趋势、解决“土壤适配”问题、深耕“田间地头”数据的企业,将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先机。
“AI不是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整个产业范式的重构,这要求我们以革命者的姿态拥抱变革。营销产业链必将迎来权力重构——由链到网,从线性协作到生态竞合。”
未来已来,唯有主动进化,才能在AI浪潮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