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期 | 2025年8月15日
01.
信息来源:中新网
02.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03.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QuestMobile”
近日,国内知名互联网研究机构QuestMobile发布《2025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报告指出,随着经济持续回暖,用户持续向一线城市流动,年轻用户和银发群体持续增加,加上AI技术的持续突破,全网用户总量和用户黏性正打破过去几年的瓶颈状态,呈现出增速回升且充满韧性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也打破了此前诸多市场上“回暖可持续性的疑虑”。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6月,全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2.67亿,同比增长了2.5%;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及次数分别为7.97小时、117.9次,同比提升了7.8%、2.6%;并且过去半年,互联网影响力深度参与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文旅热点、KOL出圈等等,带动了各平台广告营销链路的全面升级。
这当中,头部互联网企业流量持续聚集,TOP15企业去重用户规模均超过4亿,其中,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抖音集团、百度集团构成了第一梯队;拼多多、蚂蚁集团、美团、京东构成了第二梯队。
此外,随着AI应用的持续深入、消费持续回暖,线上线下的融合也进入到了全新阶段,形成了技术赋能产业的内生驱动模式,众多文旅热点城市、事件或者“网络高关注度个人”的线上影响力,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转移到线下,形成现象级的热点。
04.
腾讯广告实现连续11个季度两位数增长
信息来源:综合证券时报、华尔街见闻等媒体相关报道
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当季实现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利润为692.5亿元,同比增长18%。腾讯营销服务同样表现强劲,当季收入达357.6亿元,同比增速达20%,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并实现连续十一季两位数同比增长。财报指出,这主要得益于AI驱动的广告基础模型升级,显著提升了点击率和转化率。其中视频号、小程序和微信搜索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达50%、50%和60%。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第二季,腾讯在AI领域持续投入并从中获益,收入及盈利均取得双位数百分比同比增长。他还表示,腾讯通过升级广告基础模型,提升了各个流量平台上的广告效果,持续推动营销服务收入的快速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腾讯AI赋能与广告的增长引领业绩强劲复苏。AI不再是概念,而是增长引擎。AI技术显著提升了广告的转化效率和游戏的开发及运营效率,直接推动这两大高质量收入板块连续两个季度实现20%以上的同比增长。同时,广告业务增长空间巨大。 腾讯的广告业务,尤其是在视频号,其广告加载率远低于同行,这预示着一个长达数年的增长跑道。高盛预计其2025和2026财年的广告收入将分别增长19%和16%。
05.
谷歌引入AI反击流量欺诈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新近发布的一项全球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网页端的全球无效流量比例高达18%,移动端更是达到惊人的31%。对于品牌广告主来说,这意味着每投出10万美元广告预算,可能就有1万美元被直接浪费;对于优质媒体而言,这也是对收入的直接侵蚀。
无效流量(Invalid Traffic, IVT)是指那些并非由真实、感兴趣的人类用户产生的广告活动,而是来自自动化脚本、误触点击、点击农场或恶意欺诈网络的虚假流量。
谷歌广告流量质量部门将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LLM)引入反IVT战场。官方介绍,这套基于Gemini的AI系统能够模拟真实用户在网站或移动应用中的交互行为——理解页面或App的功能、操作导航、观察广告位置、截屏记录,并通过分析渲染指令来识别隐藏或异常广告。
谷歌方面透露,引入AI之后,针对移动端“欺骗性或干扰性广告”的无效流量减少了40%。这些广告包括被故意隐藏的展示位,或出乎意料弹出的广告窗口,均违反了Google的广告投放政策。尽管整个流程尚未完全自动化,但AI系统的引入显著提升了违规检测的速度与准确度。AI初步识别后,所有可疑案例会送至人工团队复核,确保政策执行的精准性。
无效流量并非新问题,但在移动广告、高速程序化竞价和全球跨平台投放的环境下,欺诈的技术门槛与隐蔽性不断提高。谷歌团队相关人士表示,广告欺诈是一场“你追我赶”的博弈,平台刚有新技术突破,坏演员就会迅速调整策略。而AI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更快地响应并更新防御机制,比传统数据分析更具实时性与灵活性,也预示着广告安全将从“事后取证”迈向“实时拦截”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