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期 | 2025年8月29日
01.
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
02.
信息来源:人民网
据了解,征求意见稿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引导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二是明确经营者价格标示要求。三是规范经营者价格竞争行为。四是构建协同共治机制。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将根据本次公开征求意见情况,对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修改完善,适时印发。《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出台时,将为经营者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
03.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蓝色光标”
8月26日晚间,蓝色光标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全球经济波动与行业变革的环境下,蓝色光标坚持深化“AI+全球化2.0”双战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3.60亿元。其中,出海业务表现强劲,继续成为蓝色光标收入增长的核心引擎;AI驱动收入获得爆发式增长,上半年AI驱动收入达15.7亿元,已超去年全年,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转型成效显著。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蓝色光标出海业务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实现营收270.05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83.45%,实现收入同比与环比双增长。上半年,蓝色光标出海业务在核心及新兴媒体合作、技术产品创新与平台拓展三大领域均取得显著突破,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其中,头部平台表现稳健,Meta、Google、TikTokfor Business三大战略合作平台的广告收入均实现同比与环比双增长。
报告显示,蓝色光标的“All In AI”战略在2025年上半年亦取得显著成效,AI驱动收入达15.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12亿元,预计2025年全年AI驱动收入将实现30-50亿元。
“当前正处在从AI赋能向AI原生转型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保持AI场景迭代速度与收入增长速度,期待蓝色光标AI驱动收入尽快突破100亿元的目标。”蓝色光标CEO潘飞表示,“全面迈向AI原生,就要超越降本增效、超越代理模式的追求、超越营销公司的追求,只有持续推进AI数据基础建设,实现视频多模态、AIAgent的关键突破、构建营销自动化全链路,才能真正步入AI原生的新阶段。”
04.
京东连续四年位列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榜首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28日在沈阳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及调研分析报告。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三。其中,京东集团以1.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营收规模连续4年位列榜首。
报告指出,2024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营业收入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户均营业收入861.02亿元,较上年增长2.72%。资产总额共计51.15万亿元;户均资产1,023.09亿元,增长2.62%。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增长6.48%。
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中,72%的企业属第二产业、66.40%的企业为制造业;64.20%的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66.80%的企业已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83%的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报告介绍,民营企业500强中实际填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从纳税和就业情况来看,民营企业500强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就业总人数为1,109.12万,户均2.22万人。有72.80%的企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05.
投流费正式认定为广告费 今年10月1日起执行
信息来源:综合广告门APP、经济观察网等媒体相关报道
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税务总局连续出台多项重磅政策,标志着电商行业迎来最强监管时代。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适用问题执法指南(一)》的发布,将企业投流费用明确定性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根据规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企业发生的投流费用税前扣除额度不得超过年度营业收入的15%,超出的部分将按规定计征企业所得税。
这意味着,10月1日起,企业通过电商平台、信息流广告等线上渠道产生的投流费用{如信息流投放、KOL合作、直播坑位费等},只要实质属于面向广泛受众的营销推广行为,均将被认定为广告费,需严格遵循广告法及配套税收规则。因此,此次执法指南落地后,无论投流费用以何种名义支付,只要其目的是通过数字渠道向不特定群体推广商品或服务(即符合广告法对“广告”的定义),均需按广告费进行税务处理和法律合规审查,所有营销投入都将被纳入统一的监管框架。
此前,部分企业通过拆分投流费用(如将部分支出列为“技术服务费”)规避限制,以减少计入广告费的金额,从而降低税负。如今所有投流支出均需计入广告费总额,一旦企业的营销投入超过法定扣除比例,超额部分的税负成本将显著增加,可能会对依赖高投放驱动增长的中小品牌或渠道品牌带来压力。
此外,投流费被明确认定为广告费,意味着所有投流内容(包括短视频带货脚本、直播话术、信息流广告文案等)均需符合广告法要求,企业不仅要为自身投放内容负责,还需对合作的KOL、主播、服务商的内容合规性承担连带责任。
业内人士认为,投流费被官方认定为广告费,不仅重塑了企业营销支出在财务与税务上的归类,也为数字营销的合规性设定了更高门槛。这一变化,既是监管升级的必然结果,也是广告市场从粗放走向规范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