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发布;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8.0%;公安部:用户不使用网号网证也可正常上网
最新动态
《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发布;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8.0%;公安部:用户不使用网号网证也可正常上网
2024-08-2920

收录于话题

#行业动态

第一百二十六期 | 2024年8月29日


01.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

信息来源:人民网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规范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相关监管执法工作,帮助消费者辨明互联网广告与非广告信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制定并发布了《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监管执法提供指引。
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是指互联网广告能够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指南》结合互联网广告特性和行业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的互联网广告发布场景,就广告可识别性的认定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增强了互联网广告监管规则的透明度和科学性。
《指南》在规范和增强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方面具有以下亮点:
一是细化了广告标注规则。《指南》细化了标注“广告”的义务主体、具体方式,有效解决了“谁来标注、怎么标注”的问题,明确了相关广告活动主体在提升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方面的责任义务,让监管规则更加清晰透明、可预期。
二是降低了企业合规成本。《指南》丰富了“广告”的标注方式,允许广告发布者通过语音提示等方式进行广告标注。同时,首次明确了互联网广告发布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可以对相关互联网广告进行“打包”标注的场景,以替代对互联网广告的逐条标注,确保在符合上位法规定的基础上,便利相关主体的广告标识行为,使监管规则更加科学。
三是体现了监管执法温度。《指南》列举了互联网信息商业属性特别显著、不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的具体情形,并明确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可以直接认定此类广告具有可识别性,以避免机械执法给广告经营主体造成困扰。同时,《指南》强调了在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中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具体情形,有助于切实规范处罚裁量。
四是顺应了技术发展趋势。针对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深度合成技术在互联网广告领域大规模运用的发展趋势,《指南》采用引导性条款,鼓励广告发布者主动提示广告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情况,有利于后续完善相关监管规则,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规范发展。
《指南》向社会阐明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理念、执法考量和处罚尺度,是推进更加有温度的广告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指南》的出台,有利于通过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广告监管规则,切实提升经营主体的信心和活力;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能,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活力;有益于促进广告经营主体增强合规意识、提升诚信水平,推动互联网广告业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地发展。

02.

公安部:用户不使用网号、网证也可正常上网

信息来源:综合新华社、界面新闻等媒体相关报道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27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仇保利表示,7月26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就《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了社会意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截至8月25日,公开征求意见已结束,目前我们正在认真梳理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建议。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国家推行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以后,用户多了一种更安全、方便的选择,原有的网络身份认证方式仍可继续使用,用户不使用网号、网证也可以正常上网。
另据新华社8月23日报道,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于锐介绍,“用户不是‘持证’才能‘上网’,而是在需要证明身份的场景中多了一种更加安全、方便的选择,不需要反复向各个平台提供明文的个人身份信息。同时,原有的身份认证方式仍可继续使用,没有网号、网证也可正常上网。”
公安部和网信办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规定,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可自愿向公共服务平台申领网号、网证;鼓励有关主管部门、重点行业按照自愿原则推广应用网号、网证;鼓励互联网平台按照自愿原则接入公共服务。
于锐介绍,用户接受或者退出国家网络身份认证服务,完全基于用户自愿。从App操作层面,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自愿下载、申领,并不会强制或强迫用户使用。从推广应用层面,互联网企业、接入单位也是自愿使用,可将公共服务作为可选项而非唯一项,保留现有其他方式。
于锐说,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对用户身份进行远程比对核验,人口信息是国家本已掌握的信息。用户在申领、使用网号、网证的过程中,公共服务按照“最小必要”原则,仅采集与用户身份认证密切相关的信息,除此之外,不采集其他个人信息。

03.

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成都开幕

信息来源:央广网

8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大会持续着力打造我国网络文明理念宣介平台、经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国际网络文明互鉴平台。
本次大会以“弘扬时代精神 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包括开幕式及主论坛和11场分论坛。主论坛邀请专家学者、正能量网络名人、青年代表等作主题演讲,并发布了《2024年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网络文明家风倡议,展示了“2024年网络公益行动项目”。11场分论坛将围绕网络正能量、网络文明培育、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网络辟谣、人工智能、网络执法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等11个方面的主题展开,全方位宣介网络文明理念、展示网络文明建设成果。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壮大网上主流舆论阵地,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网络空间塑造成凝心聚力、引领风尚、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新空间,成为新的时代课题。

04.

CNNIC: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

信息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网站消息,8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智能经济创新发展”交流活动上发布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10.9967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上半年,我国互联网行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互联网基础资源夯实发展根基,数字消费激发内需潜力,数字应用释放创新活力,更多人群接入互联网,共享数字时代的便捷和红利。
《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持续稳固,数字惠民利民服务广泛开展,有力推动网民规模增长。一是青少年和“银发族”是新增网民重要来源。随着数字适老化服务的不断完善和网络应用的加速普及,多措并举推动更多人民不断“触网”。数据显示,我国新增网民742万人,以10-19岁青少年和“银发族”为主。其中,青少年占新增网民的49.0%,50-59岁、60岁及以上群体分别占新增网民的15.2%和20.8%。二是短视频成为新增网民“触网”重要应用。在新增网民中,娱乐社交需求最能激发网民上网,在该群体首次使用的互联网应用中,短视频应用占比达37.3%。此外,即时通信也显示出一定“拉新”能力,占新增网民首次使用互联网应用的12.6%。
《报告》显示,上半年以旧换新消费、在线服务消费成为消费亮点。一是线上以旧换新活动火热。上半年,电商平台积极配合“以旧换新”政策,通过加大补贴、简化流程、完善物流等方式助力政策落地,促进消费转化和消费升级。数据显示,最近半年参与“以旧换新”消费活动的网民中,68.8%的用户选择线上参与。其中手机数码、洗衣机等传统大家电“以旧换新”消费比例最高,分别占相关消费用户的28.8%和23.7%。二是在线生活服务消费日益普及。随着在线服务场景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在线方式享受生活服务便利。截至6月,在网上购买过外卖、到店餐饮、电影及休闲娱乐等在线服务的用户,分别占网民的50.3%、20.7%和17.3%。
《报告》显示,上半年随着用户对优质内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行业环境的不断优化,网络视频行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一是微短剧行业合规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行业引导政策陆续出台,微短剧创作生产走向规范化。《报告》显示,截至6月,微短剧用户占网民整体的52.4%。二是短视频行业持续繁荣。随着短视频平台用户黏性不断提升,短视频电商业务稳步发展,商业化变现效率持续提高。截至6月,短视频用户占网民整体的95.5%。三是长视频行业提质增效。行业提质趋势延续,其中《我的阿勒泰》《繁花》等长视频类剧集兼具热度与口碑,为用户带来了高质量的视听体验。截至6月,长视频用户占网民整体的65.2%。

05.

报告:巴黎奥运会触达6.35亿用户,营销资源争夺战升级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QuestMobile”

根据国内知名互联网研究机构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2024体育营销洞察报告》,巴黎奥运会触达用户规模高达6.35亿,深度触达用户占比达到21.3%。这一庞大的用户基础为体育营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赛事到内容,再到品牌与营销,用户流量的争夺战已全面打响。
在赛事播出方面,CCTV5、腾讯系、咪咕视频和爱奇艺等平台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其中,CCTV5凭借丰富的体育赛事资源占据市场领先地位,腾讯系则通过NBA、英超、F1等赛事版权持续保持用户热度,咪咕视频则凭借完整的体育赛事版权,尤其是电竞赛事IP,积极拥抱年轻人群。此外,爱奇艺和优酷也分别通过布局欧冠、世预赛以及羽毛球、网球等小众赛事,寻找新的增长点。
随着体育赛事触达人群的扩大和兴趣触点的增加,用户画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报告显示,运动健身兴趣人群中,51岁以上用户占比高达31.7%,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突破53.5%;而体育竞技类综艺人群中,女性用户超过72.6%,24岁以下用户超过55.4%。这些变化要求品牌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和偏好,以实现精准营销。
体育营销作为品牌营销的重要战场,其竞争也日益激烈。品牌纷纷通过赞助顶级体育赛事、签约高人气运动员、打造新消费场景等方式,攫取流量并持续释放品牌影响力。同时,随着国产运动品牌的崛起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体育营销的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和丰富。

06.

快手月收入过万创作者人数同比增加14%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8月27日,2024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在无锡举行。快手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一笑披露,与去年同期相比,快手月收入过万的创作者人数增加14%,过去一年,在快手获得收入的总人数达到2,300万。过去一年,有75%的快手日活用户会在关注页等私域与创作者互动,截至今年7月,快手的人均双关私信次数同比增长39%,密友渗透率同比增长10%。
谈及流量分发机制,程一笑透露称,自己在快手上关注了上千位创作者,私域和社交依然是快手的护城河。但是私域变得拥挤后,公私域流量如何分发好是快手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创作者来说,流量密码是公域和私域的正向流动,提高关注的质量。公域积累更多与用户交互行为获得更稳定的私域流量,同时更多来自私域的打开行为可以让创作者在公域获得更多流量。
快手电商业务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创作者是快手内容与商业的重要一环,也是客户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器、放大器。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快手商业客户合作的达人订单量同比增长160%,客户对于达人商业内容的复购率达90%。
在AI方面,快手相关业务负责人在大会上也透露,AI正不断深入创作者的内容生产环节。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60万人使用过快手的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并累计生成超1,600万视频。7月30日,可灵AI正式面向全球上线会员体系,成为用户可用的真实影像级视频生成大模型。
另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近2万商家借助快手大模型实现智能化经营,其中AIGC营销素材在6月的日均消耗已经达到2,000万。未来将继续探索大模型的商业化推荐,提升算法推荐效率,从而给线上营销服务收入的增长带来更强劲支撑。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