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今年1-10月广告市场花费同比上涨近2%;广电总局要求规范AI“魔改”短视频;群邑预测今年全球广告收入将超万亿美元
最新动态
今年1-10月广告市场花费同比上涨近2%;广电总局要求规范AI“魔改”短视频;群邑预测今年全球广告收入将超万亿美元
2024-12-1177

收录于话题

#行业动态

第一百三十八期 | 2024年12月11日


01.

CTR:今年1-10月广告市场花费同比上涨1.9%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CTR媒介动量”

根据CTR媒介智讯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广告市场同比上涨1.9%。10月份的广告市场刊例花费同比下跌1.3%,较上个月跌幅收窄2个百分点;月度广告花费环比上涨1.9%。

从各广告渠道表现看,1-10月火车/高铁站、电梯LCD、电梯海报和影院视频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分别增长2.7%、21.9%、16.5%和5.3%;电视、广播广告刊例花费有所减少;户外几类渠道如街道设施、机场、地铁的广告刊例花费均有缩减,分别减少2.4%、9.4%、8.9%;此外,互联网站广告花费同比减少17.2%。
从具体的行业及品牌表现看, 1-10月广告市场头部榜单中,酒精类饮品、娱乐及休闲、化妆品/浴室用品、邮电通讯行业广告增投尤其活跃;药品、酒精类饮品、商业及服务性行业的广告投放也呈现个位数的同比上涨;投放量大的食品和饮料行业广告量持续减投态势。
从头部行业的媒介选择上看,药品、商业及服务性行业、娱乐及休闲行业、个人用品行业等在电视广告增投明显,其中,电脑软件、眼科用药、剃须刀、饮料产品等多品类在电视广告的增长翻倍;化妆品/浴室用品、娱乐及休闲、邮电通讯、酒精类饮品等行业在户外场景也增加投入,特别是化妆品行业在电梯场景强势增投,护肤用品、洗衣产品等几个品类都呈现翻倍增长的趋势。
品牌表现方面,1-10月整体广告花费前二十品牌中,以药品和饮料品牌居多,其余覆盖酒精类饮品、化妆品/浴室用品、邮电通讯等八个行业。榜中四分之三的品牌都呈现同比增长的态势。

02.

广电总局要求规范AI“魔改”短视频

信息来源:新华社

记者近日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获悉,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日前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指出近期AI“魔改”视频以假乱真、“魔改”经典现象频发,要求各相关省局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
管理提示指出,这些AI“魔改”经典包括《甄嬛传》变身“枪战片”,《红楼梦》改成“武打戏”,孙悟空骑着摩托车扬长而去等。管理提示认为,这些视频为博流量,毫无边界亵渎经典IP,冲击传统文化认知,与原著精神内核相悖,且涉嫌构成侵权行为。
为营造清朗网络视听空间,管理提示提出具体管理要求:各相关省局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限期反馈工作情况;严格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审核要求,举一反三,对各自平台开发的大模型或AI特效功能等进行自查,对在平台上使用、传播的各类相关技术产品严格准入和监看,对AI生成内容做出显著提示。

03.

《法治日报》:广告内容导向不能“跑偏”

信息来源:法治日报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曝光一批2024年办结的广告导向违法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的违法广告,有的用语露骨低俗,含有擦边色情文字;有的毫无科学依据、含有封建迷信内容。
广告是一种重要的商业促销手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载体,具有一定的审美启迪、价值引导和精神引领作用。广告中隐含什么、表达什么、倡导什么,会对受众产生一定影响。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广告,不仅能给人赏心悦目的美感,而且能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健康的消费观。反之,如果广告内容低级庸俗、内容虚假,既可能误导消费者作出非理性选择,还可能助长奢靡之风,或败坏社会风气,危害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国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都明确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广告法还详细列举了广告不得出现的多种情形,包括不得含有淫秽、色情、迷信、暴力等内容。同时,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防止出现各类“搭便车、蹭热点”“打擦边球”等商业广告乱象,有关部门积极发布广告营销宣传提示,明确禁止用低俗庸俗媚俗内容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等。这些都为广告的制作和发布划出了清晰的行为红线。
从现实看,总有一些企业或个人被一时利益蒙蔽了双眼,将责任和义务抛在脑后。市场监管总局公开的这批典型案例,都明显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或违背社会良好风尚,或损害国家机关公平公正的形象。监管部门依法对不同行为予以处罚并曝光,体现了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既对不法行为起到了有力震慑,也再次向全社会表明了广告要合法合规、导向正确的鲜明立场。
人们的生活处处都有广告的身影,广告不仅是商业活动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内容导向绝不能“跑偏”。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惩处各类不良广告的制作、刊登、播发,倒逼行业加强自律,督促广告经营者及相关从业者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坚守法律底线,严守广告真实关,把好导向关,为广大受众提供内容健康、导向正确、向上向善的精品广告。

04.

宏盟并购埃培智 收购谈判已进入深入阶段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

美国东部时间12月9日,世界广告两大巨头宏盟集团(Omnicom)和埃培智(IPG)宣布,其董事会已经一致批准最终协议,宏盟将以股票换股票的方式收购埃培智。新组建的公司依然会叫做宏盟。
根据协议条款,埃培智股东每持有一股埃培智的普通股将获得0.344股宏盟的股票。交易完成后,宏盟股东将拥有合并后公司60.6%的股份,埃培智股东将拥有39.4%的股份(按完全稀释)。该交易预计将产生7.5亿美元的年度成本协同效应。该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
根据行业媒体Campaign的报道,2023年,宏盟和埃培智两个集团的总收入为256亿美元,其中57%来自美国,43%来自世界其他地区。合并后的公司股票市值预计将超过300亿美元。在交易之前,宏盟的估值为200亿美元,埃培智的估值为110亿美元。而根据此前《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不包括债务在内,这笔交易对埃培智的估值在130亿至140亿美元之间。
作为全球性的广告传播集团,宏盟和埃培智此前都拥有庞大的广告、营销和公关代理机构,前者旗下有BBDO、DDB、TBWA \Chiat\Day、凯旋公关等机构,后者旗下则包括麦肯、FCB和Mediabrands等机构。新宏盟集团将拥有超过10万名专家从业人员。该公司将提供涵盖媒介、精准营销、CRM、数据、数字商务、广告、医疗保健、公共关系和品牌推广的端到端服务。
从整个行业来看,近年来全球广告营销行业的一个趋势就是合并潮,而今年以来频频有大公司合并事件,背后的驱动在于整合精简,以提升整体的竞争力。

05.

群邑预测2024年全球广告收入将突破一万亿美元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Morketing”

近日,WPP旗下媒介投资集团GroupM(群邑)发表2024年终全球广告市场预测报告。该报告分析了过去12个月的广告市场表现,并对2025年及更长期的市场趋势进行了预测。报告指出,主要广告平台的强劲表现和数字化的进一步扩展,推动了今年全球广告投资增长9.5%。广告行业整体规模将在2024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不包括美国政治广告),并将在2025年再增长7.7%,达到1.1万亿美元。
“纯粹”的数字广告是全球广告收入的最大部分,到2025年将占广告总额的72.9%。这其中包括YouTube与TikTok,但不包括传统媒体的数字扩展,如CTV和数字户外。
电视现在仍然是最为有效的广告形式,但GroupM预计从2024年到2029年,全球电视复合年增长率仅为2.4%,显著低于6.4%的广告总增长率。而电影广告预计在2024年增长5.2%,2025年进一步增长5.9%。
户外广告在面对数字广告的猛烈冲击时,则保持住了在全球广告业中的份额,比其他任何渠道都表现得更好。预计到2025年,户外广告将占广告总收入的50%。
分市场来看, 2024年中国是世界广告市场增速最快的国家,2024年广告收入增长13.5%达到2045亿。此外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报告指出,广告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快速演变,这个演变是由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和持续向数字渠道的转型带来的。纯数字广告仍在巩固其主导地位,预计在2024年将增长12.4%,2025年将增长10.0%,在2025年占广告总收入的72.9%,到2029年预计将达到76.8%。然而,这种数字主导地位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审查和监管,营销人员将面临更复杂的环境。
尽管电视广告仍在衰落,但其当下的有效性仍然不可否认。从2024年到2029年,包括流媒体在内的全球电视收入预计将以更温和的2.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远远落后于整体广告增长。这种差异突显了营销人员需要采取平衡策略,利用所有可用的工具和渠道,以实现业绩和长期品牌目标。

06.

QuestMobile:微信小程序用户规模已达9.49亿,月人均使用近70次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QuestMobile”

国内知名互联网研究机构QuestMobile近日发布《2024微信小程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作为微信生态体系的核心板块,随着微信小程序覆盖场景的持续增加,小程序已经成为“流量赋能”最成功的模式,截止10月份,微信小程序用户达到9.49亿,月人均使用时长已经达到1.7小时,月人均使用次数也达到近70次,同比分别增长了15.1%、5.2%,百万用户量以上的微信小程序占比已经达到14.1%。其中,微信小游戏是抢占用户时长最多的赛道,用户使用总时长占比达到36.4%,微信小游戏的用户画像方面,女性用户占比达到53%,46岁以上用户占比接近4成。
具体来看,由于微信小程序主打轻量、用完即走,在生活服务、移动购物、金融理财等方面吸引了较多用户使用,三者月活跃用户规模分别达到8.9亿、8.78亿、8.64亿,同比分别增长6.6%、9.3%、23%。生活服务作为最核心的应用场景,月人均使用时长达到17分钟,月人均使用次数达到20.8次。二手电商、生鲜商超、即时零售平台,成为微信小程序差异化发展电商场景的核心方向。移动视频、医疗服务用户量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同比增速分别高达40.6%、34.3%。
微信巨大的生态流量,为小程序玩家提供了“品牌公域转私域”的巨大通道,也让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协同成为了营销主场地,尤其是运动品牌、奢侈品品牌、智能家居、茶饮等领域,跨界营销、多维营销成为核心打法。

07.

OpenAI正式推出AI视频生成模型Sora 向用户开放

信息来源:证券日报

12月10日,OpenAI正式向用户开放人工智能视频生成模型Sora,距离该产品的首次公开预览已过去了10个月。同时,公司宣布推出Sora的新版本Sora Turbo,称较2月预览的版本速度显著加快。用户能够生成分辨率最高达1080p、时长最长达20秒,且具有宽屏、竖屏或方形宽高比的视频。此外,用户可以引入自己的素材来进行拓展、重新融合,或者依据文本生成全新的内容。
OpenAI称,Sora已作为Plus账户的一部分,无需额外付费即可使用,用户每月可以生成多达50个分辨率为480p的视频,或者数量更少的分辨率为720p的视频。Pro用户每月可生成500个视频,支持更高的分辨率以及更长的视频时长。OpenAI表示,正在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制定量身定制的价格方案,计划于明年年初推出。
据了解,Sora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描述性提示快速生成视频,并及时向前或向后扩展现有视频。Sora引发了全球科技产业的震动,尤其是在视频生成领域。Sora以其极高的生成质量、快速的响应时间和低成本的生成方式,将视频生成的门槛大大降低。市场普遍认为,Sora的发布可能会改变视频创作的格局。不过,市场上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像Sora这样的开放式模型,其主要使用场景可能仅限于社交媒体平台。

08.

欧盟监管机构调查谷歌和Meta的秘密广告交易

信息来源:财联社

据外媒最新报道称,欧洲监管机构已要求谷歌公司提供更多有关其与Meta平台的秘密广告合作信息,因为该机构认为这一合作关系绕开了谷歌自身有关如何对待未成年人的规定。
据熟悉内情的人士称,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官员一直在调查“谷歌是如何帮助Meta开展一项秘密营销项目的”,并已向该监管机构发送了经过整理的信息。
从去年10月开始,欧盟委员会监管机构便要求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律师审查和整理与广告活动有关的数据、演示、内部聊天和电子邮件,并将谷歌内部调查时收集的材料取名代号为“橘色猫头鹰”。
今年8月时候,就有报道揭示了这项秘密合作协议。据悉,该协议下,Meta旗下的Instagram广告被定向投放于谷歌旗下YouTube的13至17岁的青少年用户身上,巧妙规避了谷歌对于未成年人在线行为的严格限制。
Meta则是选择性地瞄准了那些在谷歌广告系统中标记为“未知”身份的用户,而事实上,谷歌内部清楚这些用户绝大多数属于未成年人范畴。
双方公司原本打算将此模式推广至更多Meta应用程序,如Facebook,并计划将市场扩展至全球范围。然而,在秘密协议被曝光后,谷歌随即展开了内部调查。据一名知情人士透露,鉴于舆论压力与合规风险,该争议性的项目已被迫终止。
显然,这一举措公然违反了谷歌制定的禁止向未成年人投放个性化广告的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基于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信息的广告定位。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