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我国网民规模突破11亿;网信办专项整治蛇年春节网络环境
最新动态
我国网民规模突破11亿;网信办专项整治蛇年春节网络环境
2025-01-23145

收录于话题

#行业动态

第一百四十二期 | 2025年1月23日


01.

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二〇二五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信息来源:中国网信网

为了营造喜庆祥和的春节网络氛围,中央网信办决定自1月19日起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5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进一步聚焦春节期间网民常用的平台环节和服务类型,集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生态问题,为广大网民营造更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春节网络氛围。
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以下6方面问题:
(一)挑起极端对立问题。一是借春节晚会、春节档影视作品或者热门体育赛事活动等话题,挑起互撕谩骂、拉踩引战等行为。二是恶意丑化攻击春节民风民俗、传统习惯等活动,借机发表“地域黑”等歧视性内容。三是刻意渲染鼓吹不婚不育、反婚反育等话题,宣扬极端女权,挑动性别对立,集纳展示血腥残忍画面,宣扬暴力戾气。
(二)炮制不实信息问题。一是利用年终盘点、返乡见闻等形式,或者假冒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摆拍编造不实内容。二是炮制传播涉公共政策、社会民生、春运出行等谣言信息,虚构突发案事件原因、细节、进展等,发布“阴谋论”等耸人听闻的信息。三是发布误导性旅游攻略,诱导网民前往存在安全隐患的“野景点”、“打卡地”等。四是虚构摆拍家庭伦理、情感纠纷等矛盾冲突剧情,传递不良价值观。五是使用AI工具恶意炮制虚假形象、与春节相关的社会性话题,借机误导网民,造成负面影响。
(三)宣扬低俗恶俗问题。无底线炒作明星艺人、网红群体绯闻隐私和情感八卦,打着春节演出、休闲娱乐等各类名义发布推送含有低俗擦边等内容的直播、短视频,开展恶俗或者带有自虐自残等倾向的直播PK,直播低俗搭讪或者骚扰路人等。以“挑战吃播测试”“挑战海量喝酒”等名义,变相发布暴饮暴食、畸形饮食信息,借机获取关注。
(四)鼓吹不良文化问题。一是以春节风俗之名刻意展示炫富斗富、铺张浪费等导向不良内容,通过标注地点、突出背景画面等方式进行隐形炫富。二是打着风水运势、改命转运、破除太岁等旗号,鼓吹炒作封建迷信陋习,提供网上算命占卜付费服务。
(五)违法活动引流问题。一是通过发送虚假优惠链接、假冒客服退款等实施网络诈骗,利用“假期兼职”“薅羊毛”等活动诱骗网民刷单。二是在账号信息页面、话题落地页、评论区等位置,以网址链接、二维码截图、特殊字符等形式,发布涉色情、赌博等外链信息,为线下违法活动引流。三是以各类棋牌小游戏、夺宝闯关游戏等名义,变相组织开展网络赌博活动。
(六)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一是在旅游出行、电商购物、外卖订餐等春节热门服务领域,利用算法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进行大数据“杀熟”。二是恶意模糊优惠券领取条件、发放数量和使用规则等内容,或者以“先涨后降”等方式进行价格欺诈。三是在直播过程中,利用虚假或令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误导消费者。

02.

国家统计局:2024年国民经济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服务消费新引擎作用突出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这也是我国GDP首次突破130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会上表示,总的来看,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30万亿元,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
康义介绍,2024年,各地区各部门加力实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市场销售的增速明显回升,促进了经济的回升向好。数据显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去年下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实施,近几个月家电、汽车等商品销售增长加快,对整体消费回升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康义介绍,2024年,服务消费新引擎作用突出。居民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态势比较明显,消费形态由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服务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向。同时,网络销售、即时零售等消费新业态不断发力,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5%,带动了快递业务量再创历史新高。国货、国潮、国韵产品备受欢迎,数字文旅、直播带货、在线健身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场景持续拓展,展现出快速成长的潜力。

03.

CNNIC:我国网民规模突破11亿 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30年间,我国互联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起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和网民群体。网民规模从1997年的62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升至78.6%。
报告指出,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新业态、新应用持续涌现。一是用户端应用带来智能化便捷体验。截至2024年12月,我国有3.31亿人表示自己听说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23.5%;有2.49亿人表示自己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17.7%。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占比达77.6%;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作为办公助手的用户占比达45.5%。二是产业端应用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成果百花齐放,其中文艺创作、网络营销、软件工程等领域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日常工作主要工具之一;在法律咨询、智慧诊疗、线上客服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助手已经十分常见;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对传统产业生产制造全流程、全要素、各环节的赋能改造,能够实现提质增效和降本降耗。
报告指出,2024年数字消费领域亮点纷呈。一是电商平台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新成效,推动线上消费成交额大幅增长。截至2024年12月,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5,947万人,占网民整体的87.9%。二是支付平台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网络支付机构推进互联互通,各类条码互认互扫取得进展,支付宝、微信支付与云闪付实现线下条码的互认互扫,推动线上、线下多场景支付互联互通,进一步便利数字消费。三是外卖平台无人机送餐成为新模式。外卖平台开展社区、景区、市政公园、校园等多场景下的无人机外卖配送业务,开通超过53条航线满足消费者时效性需求,助力低空经济创新发展。
报告显示,2024年数字业态与文旅有机结合,不断激发数字文旅消费潜能,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沉浸式体验成旅游新亮点。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给游客带来新体验。另一方面,微短剧渐成文旅娱乐内容领域新势力。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中国”“微短剧里看品牌”系列计划陆续启动,打造共生增长、开放包容的微短剧产业生态。

04.

QuestMobile:2024年智能体数量已超小程序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QuestMobile”

近日,国内知名互联网研究机构QuestMobile发布《2024年AIGC应用发展年度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12月,AI原生APP月度活跃用户已经突破1.2亿,同比增长232%,同时,用户粘性也持续增长,整体月人均使用时长达133.0分钟,月人均使用次数也达到49.6次。83.5%的用户只使用1个综合类AI原生APP。

具体来看,AI原生APP在赛道划分上已经逐渐形成了基本的用户认可度,过去半年多,豆包、Kimi、文小言“三强格局”已经形成,月活跃用户规模分别为7,523万、2,101万、1,224万,2024年全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增长21.2%、69.4%、4.7%。
除了AI原生APP,各行业APP内AI插件、智能手机内AI智能助手、智能硬件唤醒AI软件,等等,都已经全面开花,必然会在2025年迎来更多爆点。例如,2024年,用户规模在亿级以上的APP中,已经有70%进行了“AI转型”,全行业看,共有962个传统APP备案了“深度合成算法”,其中,教育学习、拍摄美化、办公商务、实用工具、移动社交等行业位居前五。
而智能手机转变成“AI手机”,则已经成了各家必争之地,小米、OPPO、vivo、荣耀,除了推出智能助理,还在原生应用上“卷”了起来,在图像、视频、语音、文字等维度的处理上,逐步改变用户交互习惯。相比手机厂商直接在系统层面嵌入AI应用,互联网大厂、科技企业,则在AI原生APP之外,多方发力智能硬件。
最重要的“智能体”在2024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上游的大模型、基础设施,中游的智能体开发生态(平台及创作者),下游的AI落地应用,相对独立的产业链也已经形成,截止到2024年12月,头部综合类AI原生APP中的智能体数量已经超过102,000个,相比10月份增长了41.7%。这也让智能体数量一举超过了小程序数量,仅次于APP数量。而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2025年,智能体的数量将迎来惊人爆发。

05.

WARC:2024年全球广告支出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

信息来源:综合36氪、广告狂人等媒体相关报道

国际营销咨询机构WARC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全球广告支出在2024年首次超过 1 万亿美元,预计今年将增长10.7%,达到1.08万亿美元。这是近六年以来广告预算最强劲的增长率,如果不考虑2021年新冠疫情后的反弹(当时同比增长的数字为27.9%),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大的广告增幅年份。WARC认为这一上升趋势将持续下去,到2026年,全球广告支出预计将达到1.24万亿美元,比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增长80%。
从地区上看,中国预计将增长6.4%,印度预计将增长近12%,两大市场的增长将抵消日元汇率下跌的影响,使得亚太地区今年保持2%的增长。而北美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受美国总统大选的影响,该地区的广告支出将增长8.6%,达到3,475亿美元。由于巴西货币升值和大量在线广告支出,拉美预计将增长6%,达到320亿美元。整个欧洲的广告支出将增长5%,达到1,650亿美元。今年中东和非洲的品牌支出预计将增长4%,达到126亿美元。
WARC指出,数字渠道主导全球广告支出。Meta、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占增量支出的70%以上,这表明数字渠道已占据了广告行业的主导地位。今年全球在社交媒体上的广告支出接近2,420亿美元,是最大的单一广告渠道,占全球广告支出的22.6%。Meta虽然占据了社交媒体近63%的市场份额,但其份额正在被TikTok蚕食,后者用五年时间从9%的市场占有发展到了接近20%
WARC指出,不包括零售媒体的搜索占广告支出的近22%,总额近2,240亿美元。谷歌占据全球搜索市场的84%以上(如果不包括中国市场,则超过90%)。也是由于这种垄断地位,今年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大国,谷歌都被反垄断部门关注或起诉。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印刷媒体、广播电台、线性电视、电影和户外广告)目前仅占广告总支出的四分之一,今年约为2,710亿美元。这一数字比2023年增长1.5%,主要归因于美国的政治广告支出。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